2025年11月15日,第二届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暨第15期长三角初中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践行教育家精神 担当育人新使命”。会议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江苏二师分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广东、重庆、杭州等省市的协作体单位成员代表,第15期长三角初中名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以及江苏省中小学校园长培训者共一百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启动仪式:凝聚共识,携手启航
开幕式首先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鲁沛致欢迎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赵建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赵欣等分别讲话。

王鲁沛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底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使命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始终将服务、引领、支撑江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视为己任。作为协作体的发起和参与单位之一,江苏二师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协作体的各项工作,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发挥在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校长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为协作体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持。他希望协作体与名校长、培训专家深化合作,将自身建设成为思想引领的高地、经验分享的园地、协同发展的基地,推动学校间、区域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于维涛指出,新时代加强区域协同、共促中小学书记校长专业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面向未来,中小学干部培训要坚持特色的培训体系,实现从“工作思维”转向“学术思维”,从“项目思维”转向“成果思维”,从“技术思维”转向“战略思维”。他希望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把协作体建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普职融通改革创新的催化剂、破解教育强国难题的思想策源地,以及孕育中国特色校长办学模式的“燃爆点”。

张卫星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同时,他对协作体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机制上从“定期活动”走向“常态协同”,建立灵活紧密的日常合作机制;二是内容上从“经验交流”跃升为“实践创生”,围绕办学真问题开展协同研究,催生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三是辐射上从“内部循环”拓展为“示范引领”,让成员成为“种子”和“火种”,通过成果展示、结对帮扶等方式,带动区域基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真正担当起建设教育强国的先行使命。

赵建春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结合自己30多年的新闻出版从业经历,分享了斯霞、李吉林、李庾南等教育家的感人事迹。他强调,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一方面要深刻把握其政治逻辑、文化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另一方面要真正走近教育家,讲好教育家故事,感悟教育家的点点滴滴,教育家精神才能可亲可及。

赵欣作为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成员单位代表讲话。她指出协作体是实现教育领域内跨区域协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自成立以来,协作体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愿景走向现实,区域间的交流不断深入。今后,协作体将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继续深化跨区域联动和课程资源共享,共同探索新时代中小学书记校长的培养路径。

开幕式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皇甫立同主持。

会上还举行了江苏省教育精神研究中心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分中心省外专家聘任仪式和会旗交接仪式。于维涛、张卫星、王鲁沛为前来参会的协作体省外成员单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皇甫立同将轮值主席旗帜交至2026年轮值主席单位代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于慧手中。
主旨报告:理论引领,实践赋能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操太圣教授在研讨会上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专题报告,从理论高度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育人价值。他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价值追求、实践路径、育人使命上深度契合,为破解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供了重要指引。他强调,面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需以制度设计筑牢根基、以文化滋养浸润心灵、以个体觉醒激活内驱,形成三位一体的转化机制,使教育家精神从理念层面落地为可操作、可延续的行动框架。

史怀远以《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背景下的干部培训实践探索》为题,系统分享了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创新经验。在服务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定位下,海淀聚焦“首善先行”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干部培训体系,实现人才梯队建设的系统化衔接;依托“雁阵型”异地课程、跨界参访、课题研究与校长会客厅等多元形式,打造全场域培训架构,打破学习边界,有效激活了干部队伍的创新活力与担当精神,为“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可复制的区域范式。
对话交流:践行精神,共谋新篇

在下午的活动中,第15期长三角初中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部分学员代表结合各自办学实践,分享了在党建引领、课程改革、学校治理、育人方式变革中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思考与探索,并与协作体单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与会专家还围绕教育家精神的课程构建、中小学书记校长培训转型等议题举行了圆桌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在智慧共享中明晰实践路径。
结 语

闭幕式上,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副主任陈玉乔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成立以来的第二届年度活动,也是推动教育家精神从理念倡导走向区域实践、从个体示范走向群体自觉的关键一步。会议通过专题报告、名校长研修成果汇报、圆桌交流等多种形式,构建了跨省域、高水准的对话平台,为培育新时代“大先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与实践智慧。

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于2024年在北京成立,由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成都市、杭州市等全国经济发达、教育领先地区的干训部门组成,整合高端学术单位的专家资源,科创资源以及教育资源,旨在形成高质量培训供给体系,提供多元优质的培训产品和服务,以培养更多教育家型书记校长,促进中小学书记校长队伍高质量发展。
文/印亚静 图/刘项、殷浩玉 审核/蔡公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