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至3月21日,教发中心在国际处的协助下,成功举办了一场为期3周的STEM系列讲座与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到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Mohamad Sattar Rasul教授,为我校6个班级共335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实践的盛宴。
Mohamad Sattar Rasul 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围绕STEM理论和教学法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介绍。在理论讲解部分,Rasul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门学科相互融合的内在逻辑,让学生们清晰认识到STEM教育并非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跨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在教学法传授环节,Rasul教授分享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学生们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深入理解了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白了它在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理论学习之余,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成为本次系列活动的亮点。在3D打印实践环节,学生们接触到先进的3D设计技术,像学习使用Tinkercad软件进行3D设计,了解从设计到打印的全过程,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让他们体验到科技与设计的奇妙融合。桥梁工程实践中,学生们仿佛化身专业工程师,深入研究桥梁结构。他们学习常见桥梁的设计原理,探讨影响桥梁稳定性的因素,如功能、材料、安全等。在亲手搭建桥梁模型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优化结构,切实感受结构工程的魅力。太阳能小车实践活动,以太阳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学生们通过设计车身、安装太阳能板和电机等组件,制作出太阳能驱动的小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思考影响车速的因素,如车身重量、轮胎摩擦力等,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深刻体会到科技与能源的紧密联系。Paper Tower搭建实践,看似简单却充满挑战。学生们需要运用“强度重量比”的概念,选择合适的纸张和搭建方式,以构建出既坚固又轻巧的纸质塔。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稳定性。
此次STEM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开展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文、图/熊亭 审核/黄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