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专题研讨会

发布者:陈瑜欣发布时间:2024-11-03浏览次数:10

1031日上午,我校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在草场门校区教科研楼511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是为了应对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加强我校智慧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江苏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葛道凯,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朱洪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从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原院长顾建军,江苏省电化教育馆主任曹鹏,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刚要等。我校党委书记王鲁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梅景辉,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科研处、学科办、教育科学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等全程参加研讨会。

王鲁沛书记在致辞中欢迎各位专家来校指导,他重点阐明了我校新发展阶段的办学理念,指出我校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对学科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对师范生、未来教师培养等培养模式的变革、全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布局以及对全体青年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葛道凯理事长在会议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以人工智能和教育现代化为切入点,在时代转折时期组织召开的这次跨学科、跨部门的研讨会,对研讨会内容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并从教育现状和未来教育形势出发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指导,建议通过无感式、浸润式方式推进人工智能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建设有二师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梅景辉副校长从学科建设布局、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工程、人工智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向的规划。强调要做好教育智库和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多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实践性成果。梅景辉副校长指出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技术、教育资源五个方面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发展。

校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倪艺洋教授从基本概况、工作进展和未来计划三个方面汇报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的建设情况与相关成果。

专家研讨环节由科研处处长姚苏平主持。

朱洪波教授建议研究院的发展要从两个维度开展工作,一是要利用人工智能建立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二是要面向社会智能化需要求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王从庆教授建议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并防止教育目的和手段的异化,同时要重视推进相关研究实践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提升教育质效、聚集服务师生成长等。

顾建军教授从哲学视角梳理现代性的建构与秩序,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一些误区,建议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重建师范生基础教育体系。

曹鹏主任建议深入浅出,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要关注的信息安全、隐私权以及科学伦理等问题。

倪娟所长肯定了师范院校现在重视和深入探索现代化教育转型的重要和必要性,并指出需要加强关注人才培养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重塑教育体系,以及如何以创新来引领和驱动等问题。

张刚要所长指出研究院的起点和落脚点应放在教育现代化上,要处理好人工智能和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可深入研究的方向。

研讨会交流研讨热烈,各位专家群策群力,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深入探讨了师范生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创新路径。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倪艺洋、王瑾 图/邱杨 审核/梅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