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3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草场门校区教科研楼511会议室举办“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诠释学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江苏二师和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解释学研究中心暨伽达默尔文献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协办,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安林主持。党委常委、副校长梅景辉教授致辞。他介绍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历史与新阶段的发展概况,指出这次会议主题是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诠释学当代发展,我们要探讨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诠释学的内在关联性,二者在什么意义上能够相互交融,视域融合。从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诠释学的关联性来说,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诠释学创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中华文化在创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包容中成长,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具有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品质,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中华文化具有主体间性的重要表现,主体间性思想是诠释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从文化的语言性来说,文化主体性也与诠释学内在交融。语言中蕴含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也蕴含着每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世界观的重要体现,如果没有诠释学的方法论思想,我们很难从语言性和世界经验等层面来理解文化主体性。当前我们要促进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才能够对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主体间性有深刻认知,也为我们研究中国诠释学当代发展提供重要思想借鉴。
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傅永军教授致辞。他指出对于会议主题的阐释,就是要求每一个学者都要承担历史使命,我们一直提倡的口号就是让哲学说汉语,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中国的诠释学。最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教授致辞。他指出将诠释学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促进中西对话与交流,能够提升我们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中国的诠释学既是对中国传统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诠释,本次会议主题代表了一个热点和方向。
当天,1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德行诠释学的立场与方法以及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原则等相关问题作主题报告。
“文化自信就来自于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在阐述“文化主体性”时,引用梁漱溟文化哲学观中的“老根新芽”说分享道,在梁先生的比喻中,中国文化好比一棵大树,几十年来很多外部力量想要摧毁它,从树梢、枝干到主干,趁树根还没有朽烂的时候,必须赶快想法子从根上救活他;树根活了,然后再从根上生出新芽来,慢慢地再加以培养扶植,才能再长成一棵大树。“长成后的确是棵新树,但与原来的老树同根,中华文化的创造也与这棵树发芽成长的情形是一样的。”郭建宁说,在梁漱溟先生看来,没有“老根”新芽无法生长。中华文明有一种本源价值,也是最核心价值,总能在不同场景、不同方式在历史长河中显现。郭建宁表示,跟梁漱溟先生一样,冯友兰先生的“旧邦新命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郭建宁提出,第二个结合的根本意义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古今中西之争”说到底是文化主体性之争。
诠释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学界以来,获得长足进展,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的一门显学。当天不少领域内专家对如何建构中国诠释学提出真知灼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德荣提出,在当代学术语境中建构中国诠释学这门学科,必须跨越时空界限,深入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资源。经典诠释不同于传统的经学诠释,不带有绝对性的预设,具有比较广泛的包容性。不同的理解均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理解都具有相同的价值,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解就是更好的理解,能够使我们达成更大范围的共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傅永军表示,中国诠释学的创造性建构,必须以“中国”为整体,为“中国”而存在,但是它不能将自己封闭在民族性和地方性视域中,而是要在中西古今构成的复杂脉络中思考自身创造性建构问题。中国诠释学的创造性建构要通过“古今之辩”,实现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古今之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戴晓凤
新闻链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0f6ab1e4b0458dc38c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