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王鲁沛署名文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矢志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发布者:戴晓凤发布时间:2024-09-12浏览次数:12

9月10日,第40个教师节,《新华日报》刊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鲁沛署名文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矢志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现转发全文如下: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矢志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教师是教育事业之根本。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这一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对全面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指引和制度保障。

从战略高度强化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院校培养“大先生”的自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批极具潜力的颠覆性技术将对全球产业变革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刻凸显,教育的先导性地位也愈加清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安全风险挑战,通过高素质人才建设培养来进一步抢占科技制高点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一步作出重要部署。

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既承载着接续奋斗、载梦前行的使命,也肩负着开源活水、立德树人的担当,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师范院校肩负着联结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的天然职责,承担着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四有好老师”的光荣使命,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高度强化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培养工作的自觉,主动担负起铸魂强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矢志不渝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和大国良师。

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气派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指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总书记在信中鲜明指出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师范院校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培养“大先生”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先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先生”作为立德树人者,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大先生”,要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师者,人之模范也”。“大先生”要做到行为世范,坚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修身养德。要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模范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坚决抵制学术不端。

“大先生”,要有扎实宽厚的学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要高度关注前沿知识、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和育人的知识,站在学科前沿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切实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大先生”,要有启智润心的智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先生”要敏于问道,善于钻研,敢于创新,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把日常工作作为活生生的“教育学”命题来研究,破解教书育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领域、全过程。

作为一所有着70余年办学历史、在校师范生占比近70%的地方师范院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始终传承赓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传统,秉持坚守“强师兴教、忠诚担当”的不变初心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立“大先生”志,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做到“三个聚焦”,以教育家精神浸润师范生牢固确立新时代师德观和“大先生”情怀,做到以德铸魂,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德立身,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德施教,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德立学,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以德树人,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德育德,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努力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一要聚焦践行教育家精神,擦亮底色。教育家精神是师范教育的灵魂所在。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体现了教育者的崇高追求和优秀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是教育家的标志,更是师范教育应当着力培养和传承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四有好老师”培养目标,强化师范生的使命与担当。

二要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教育带来从理念、目标到内容、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而推动教育变革,关键在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顺应时代变化不断作出改革创新,着力培养能够胜任乃至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未来教师。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面向人工智能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探索打造具有二师特色的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

三要聚焦基础教育一线,扎根大地。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我们要坚持“做扎根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研究,把论文写到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线。师范生是为中小学培养的,我们要坚持用户思维,构筑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育人和用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育人。更重要的是,幼儿园、中小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运用的广阔天地,教师教育只有深深根植于基础教育沃土,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