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梦想和许多人的梦想——在“我的中国梦”青年论坛上的发言(2013年5月15日第414期)

发布者:黄静波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50

 

一个人的梦想和许多人的梦想

——在“我的中国梦”青年论坛上的发言

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

 

20109月,我怀着当一名幼儿教师的美好梦想走进江苏教育学院的怀抱。我是一名90后普通大学生,出生在苏北农村,成长在南京。父母都是环卫工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我在读书的道路上从未间断过。我的梦想就是用知识改变命运,报答我的父亲母亲,同时在未来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成了我圆梦的地方。

刚入学的时候,我很惊讶,像我们这么大的人还要学习钢琴舞蹈画画么?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了吧!两年来,是可亲可敬的师长把我引进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认识了皮亚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认识了陶行知、陈鹤琴,心中有了新的偶像;是可亲可敬的师长手把手地教我弹琴、教我舞蹈、教我绘画、教我练唱,让我这个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学生学会了吹拉弹唱,还通过了钢琴考级。

正因为这个专业的学习,我萌生了一个梦想:买一架钢琴。这对我来说可能有点不现实,因为住的地方都不固定,谈何容易去买琴?我不想跟父母要钱,所以为了实现梦想,我就去兼职,做各种工作。发传单、做手工老师、做各类促销等等。暑假里,我蹬上垃圾车,当起了“大学生清洁工”,两个暑假整整120天,我起早睡晚,风雨无阻。我想用自己的汗水实现我的“钢琴梦”。在我埋头挣钱的时候,我的经历被媒体记者发现,并以“大学生清洁工”为题进行了报道。很多媒体对我的故事进行了转载和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浙江德清一家著名的钢琴厂闻讯竟然专程送来了一架价值近两万元的钢琴。铮亮的钢琴辗转千里运到南京,工人师傅小心翼翼地抬着它艰难地走进民工居住的狭长小巷,最终安放在我家那间只有十几平方的陋室。狭小简陋的房间和崭新的钢琴,对比如此强烈。坐在钢琴面前,我很激动,心情也很波澜起伏,难以平静。那个我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钢琴梦想,一下子实现了!拥有一架钢琴,那原本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小小梦想,却因为社会的关注,变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梦想积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事情。

一架钢琴毕竟改变不了依然如故的家境,然而,它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狭小阴暗的棚屋,也照亮了我的生命!还有我的朋友、同学、老师在背后支持着我的梦想。我更加坚信,生活虽然充满风雨艰辛,但只要有梦想在,只要你执著地追求,未来就充满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遇到挫折,坎坷时都不要放弃梦想。

当我走进我家那间依然狭小、依然潮湿的出租屋时,我多了一份坦然和自信。一个人无法改变出身和境遇,却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两年前的梦想仅仅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报答父母,那么,两年来的大学生活又引导着我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我的钢琴梦实现了,而更多人的梦想还在路上,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一个人的梦是小的,而更多人的梦铸就的是一个新的有梦想有未来的国家。

美丽的梦不能只是你幻想中的城堡,必须一砖一瓦地堆砌。梦想的确是需要去梦、去想,但别忘了,我们是青年啊,是激情洋溢、踌躇满志的青年啊,我们有旺盛的精力,有聪慧的头脑,既然梦想是有可能实现的,你甘心于只是梦和想吗?你希望别人都在做幸福的守望者,自己却一事无成吗?你希望别人的汗水耕耘出金黄的麦浪,自己一伸手,却打碎了一面镜子,镜子中是自己缥缈的青春梦吗?只要敢梦想,就能实现。青年时代,是立大志的时候,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背上前进的行囊,带上满满的自信与希望,出发吧!让梦想启航,让青春飞扬!用我们的青春谱写中国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一个人的梦想是有限的,但梦想积聚的力量却无比强大。当我们对我们的国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期许,一个个梦想就积聚成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它是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美好现实和光辉未来的一种描绘和憧憬。我泱泱大国,自应有大国的气象和风范。史载:“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中华。”作为一个中华儿女自应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我们的“中国梦”在新的时代里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精神和追求,这是一个繁荣的梦,一个富强的梦,一个民主的梦,一个文明的梦。

一个民族的强大,要求这个民族必须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一颗顽强的灵魂,“中国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鲜明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中国梦”闪烁着积极、健康的进取意识,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中国梦是一个温馨的梦想,一个和谐的载体,一个真善美的符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大学,是我们圆梦的地方,又是催生梦想的地方。梦想随着时间的进程而变化。目标在胸,榜样在前,迎着风雨,沐浴阳光,我们的梦想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