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本报记者专访王仁雷副院长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0-11-09浏览次数:61

更新办学理念  提高办学质量
——本报记者专访王仁雷副院长
 

编者按:目前,我院正全面展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为进一步了解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举措,日前学通社记者与学院副院长王仁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访谈。

 

采访时间:2010.9.30

采访地点:王仁雷副院长办公室

采访对象:王仁雷副院长

记者:郑伊依 金奕清  黄玮   韩志敏

 

记者:王院长,您好!作为分管教学的院领导,您在本学期初主持召开了院教学工作会议,会上您提出了要更新教学质量观、修订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评估制度。您能具体谈谈这个会议精神吗?

王仁雷:要提高质量,首先要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大纲、课程等的制定,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理念,必须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我院即将进行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以此提升我们整个的办学理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些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课题的列项,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观念用到我们教学实践中去。同时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和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高校教学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能否请您谈一谈我院教学改革目标、途径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仁雷: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有三大方面。第一,要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不断更新教学质量观。第二,要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不断构建现代质量的管理制度。在这里,我们着重要抓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水平,在原有的教学质量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来搞好我们的自主创新改革。二是要坚持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中,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必须要提升质量,提升质量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各个专业、各个院系进一步排查教学改革过程中间存在的一些不足的方面,组织和动员教师申报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学校会给予人力、财力的支持。第三,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不断寻求质量建设的突破。质量工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要构建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网络体系,通过院级质量工程的各个方面来提升我院的内涵,为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项目打下基础。要以精品课程的建设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创新;以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促进教学队伍建设;以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来带动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工作来保证我们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

记者:现在有部分学生轻视课堂教学。请您谈谈高校教改后,教师和学生在此方面将会有哪些提高?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仁雷:现在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彻底改革教师对学生“满堂灌”的传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何种课程,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设备实施教学。这样,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信息量会大大增加,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被很好地调动。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我院学生大多都积极上进,学习氛围是很好的,但是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不同,主要依靠自身的自觉性,要主动学。不能局限于教材,我们的课时有限,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讲到,所以需要学生课外去自学,去提升自己。我本人也担任教学工作,在教育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所以我的建议是,希望大家课前好好预习,课后多查资料,不能只满足于读懂书本的知识和老师所给的信息,而更要主动钻研,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培养学习能力,充分消化吸收知识内容。想要考研的学生尤其要注意这点。另外,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充分进行大纲中规定的实习实训实践,要积极地动手动脑,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学期我院新成立了四个学院。这一举措对促进我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有怎样的作用?

王仁雷:这四个学院的组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整合利用我院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整合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加我院新的办学亮点,产生新的学科、新的专业,从而更好地促进学院的发展。四个学院组建以后,起步情况良好,新学院的领导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提升办学水平。比如人文学院,把政教、地理、历史这几个学科组合以后,就能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还能形成不同以往的二级学院氛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记者:近年来教师逐渐成为热捧的职业。我院是一所师范院校,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我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我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王仁雷: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教师工作高度关注和重视。这对于我们师范院校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学院也充分利用现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来把师范教育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我们的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强调“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我院培养的主要是初中、小学教师。几年前就创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目前,这两个专业在校生数是师范类专业人数中最多的。今年6月初,曹卫星副省长视察我院,对我院初等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因此我们今后除了把原来的一些师范专业按照我们培养目标去办好以外,要着重大力发展学前和小学教育专业,并努力把这两个专业办成全国有特色的、省内领先的专业,以满足我省小学、幼儿园师资的需求。

记者:您觉得您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最大的不同是在哪?您能否给当今大学生提些建议以促进我们进一步提高?

王仁雷:现在的高等教育,与刚恢复高考制度时相比还是有些差异的。过去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现在的高等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当今大学生有着非常多的优点,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知识面比较广,适应能力比较强。80后、90后的大学生应将这些优点充分发挥,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

记者:大四学生面临的选择是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王仁雷:就业的渠道是多条的,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终都是要服务社会。至于是先就业再提升学历层次,还是先提升学历层次再就业,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重要的事,在校期间,每一门课程都要按照计划大纲的要求去完成,并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以达到全面提升素质这样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