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提高执行力 打好“十二五”开局之战
本报评论员 轩平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管向群书记代表院党委在新学期中层干部会上对今年工作作出10大方面38项的重要部署,吹响了我院“十二五”前进的集结号。工作部署是对院“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落实,直接关系到党委发展思路能否贯彻,关系到院“十二五”美好发展蓝图能否实现。我们要全面把握部署要求,全方位提高执行力,全力开拓、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打好“十二五”开局之战。
执行力是决定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很多组织并不缺乏伟大的战略,真正缺失的是把战略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为什么一个好的战略犹如空中楼阁无法实施?为什么有些工作总是拖拖拉拉难以完成?答案是因为没有好的执行力作为支撑。比尔•盖茨曾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贯彻落实”的能力,是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进入21世纪后,各种竞争日益激烈,执行力已意味着竞争力和发展力。执行力的高低强弱,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执行不力”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发展差距往往就是执行力差距的真实写照。因此,全方位提高执行力,是我院在“十二五”开局之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人,关键体现在干部队伍上,由干部的领导工作反映出来。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首先要强化责任,形成组织合力。迈克尔•戴尔指出,执行力就是在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全院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要强化工作目标责任意识、建立工作目标责任体系、严格工作目标责任监督。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以工作部署为蓝本,制定严谨的部门执行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目标责任为纽带,科学分工、合理安排,使每位成员真正明确和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
其次要强化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执行力包括智力、魄力、胆识、毅力、学习力、创造力等,受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提高执行力是一个复杂、长期和艰苦的过程。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除了自身要自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外,还要根据工作部署的具体要求,以工作需要为取向、以能力开发为重点,加强组织学习和关键能力培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使庸者不庸、能者更能。
最后要强化习惯,培育高效作风。执行力的高低与组织及个人的工作作风密切相关。要提高执行力,必须在工作中强化和培育“严、实、快、新”的习惯和作风。全院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严”的习惯和作风;要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的习惯和作风;要加快节奏、抓紧时机、提高效率,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快”习惯和作风;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新”的习惯和作风。
诚然,提高执行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全院上下围绕目标、狠抓落实、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奋力开拓,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就能开好头、起好步,我院美好的发展蓝图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