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展望系列采访:
(一)刘守旗教授访谈录
编者按:刘守旗,教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现为我院科研处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编审。从事编辑出版及教育、心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有10多项成果获奖,其中参著《心育论》、《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分获省哲社优秀成果一、三等奖,独著《中国3-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获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思考——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苏地区为例》获省社科联2007年“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日,我院学通社记者汪祥玉、何俊玮与刘处长作了面对面的访谈。
记者: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请您谈一谈“十二五”期间我院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刘守旗:“十二五”期间,我院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院党代会精神,以院“十二五”规划为统领,以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为目标,以三大基地建设为内涵,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院科研工作新局面,为将我院打造成面向未来、服务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区”和“实验区”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说一说“十二五”期间我院科研发展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刘守旗:具体而言,主要要实现“六大”目标:
一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
二是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科研精品。
三是争取校外科研经费有显著增长。
四是立项课题层次有大幅提高。
五是获奖成果有明显增加。
六是发明专利申请有较大突破。
记者:为达到预设目标,我院科研工作将怎样展开?
刘守旗:依然有六个要点:
一是超前谋划,全力做好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和各级各类科研奖项的组织、指导和申报工作。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和系科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工程,不断提高科研组织化程度。
四是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促进科研发展。
五是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积极开展科研交流和科研合作,全方位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六是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科研管理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记者:“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与“十一五”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刘守旗:“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从大的环境来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科学发展依然是宏观主题。具体到我院科研工作,也存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做文章,力争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说是任务更重,难度更大。
记者:您作为教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可见学术造诣已经很深了。您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守旗:科研本质上是一个从已知出发不断探究未知的创新过程,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肯定是很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和精力不够用。从事科研工作,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关键在于坚持和耐得住寂寞。能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引,因为有目标才有动力。当然,科研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具备一定的耐挫力也是必需的。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您认为他们应该注意什么?
刘守旗: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青年教师从事科研,首先要有良好的科研价值观,即为什么要搞科研;其次要有一定的科研目标和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够跟踪学科前沿,提出带有自己想法的研究课题。当然恒心也是进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青年教师要避免浮躁。
记者:您长期从事儿童教育的研究,您认为目前儿童教育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您有何建议?
刘守旗:儿童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目前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多由学习引发。例如,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大量的辅导班,使儿童压力很大。应该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兴趣,以平常心对待。从全社会来说,要解放儿童,要给儿童创设一种快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记者:那么,作为教师在这方面要怎样做呢?
刘守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教师要教育好儿童,自己首先要有爱心。热爱教育,热爱儿童,这是做好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儿童时期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作为教师,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具备与时俱进地持续提升自身素质的能力尤为重要。为此,不仅要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更要不断地拓宽知识的广度,尽可能地博览群书。
记者:儿童心理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
刘守旗:身心发展,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在身心关系中,从某种意义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无数事实证明,身残志不残的人也可以有一番作为。“志”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健康的心理。教师要多给儿童传输一些积极的思想,要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对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记者:如今,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很容易迷失自己,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刘守旗:的确,如你们所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因此培养抗诱惑力非常重要,关键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如前所说,这一点很重要。同时,现在也是一个充斥各种信息的时代,大学生应注重辨别和选择信息能力的培养;可以这么说,越是在快餐文化时代,越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些经典著作,这对个体提高文化素养很有好处;此外,大学生也需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常被大家所忽视的问题,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