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学通社,一群爱写作、爱梦想的人的天地。这里,每一寸天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这里,每一个足迹都印记了我们的微笑;这里,每一次微笑都刻录了我们的团结与成长。
勤于工作 见于笔下
每当学校举办大型的活动,在现场,你总会看到那么一群人:他们可能拿着单反,在采集现场照片;可能挂着采访证,在采访工作人员或观众;也可能正在奋笔疾书,用文字为选手呐喊助威。是的,这群人就是我们学通社的成员们。
是我们,在军训期间,头顶骄阳,去采访教官和受训的同学们,记录下他们的汗水与坚持;是我们,在新生开学日,奔忙于人群中,微笑面对每位新生和家长,记录下他们的激动与欢欣。是我们,在平常的日子里,奔波于三校区之间,采访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代表,记录下老师的勤勉,学生的拼搏;是他们,每月两次,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报派发到各宿舍,传递到校园每个角落。
学通社以校报为平台,在这里,大家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气,展现自己的文笔,交流各自的思想,发表不同的见解。在这里,写作水平不断提升,文学素养不断增强,思想不断成熟,羽翼渐渐丰满。
我们,努力为你紧张的学习带来几许闲适;我们,努力为你喧嚣的生活带来片片安谧;我们,努力为你孤单的心灵带来丝丝慰藉。
猎猎秋风 融融暖意
新学期伊始,新生入校之日正值中秋佳节,我们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在浦口校区开展了"一'片'问候,满心感恩"的主题活动:为新生准备了精美的贺卡,鼓励他们给昔日恩师或远在家乡、无法共度佳节的亲人寄上一"片"问候与祝福。我们引导新生在贺卡上写下一句句贴心的关怀,帮助新生递出一片片浓浓的感恩......
每一期校报送到,我们不辞辛劳,轮流派送。无论是正在吃饭,还是正在看书,抑或正在午休,一旦接到通知便会立即从校园各处集合,清点、分发。或许有劳累,或许有怨言,但看着同学们微笑着接过报纸、静心阅读时,那些劳累,那些怨言,都烟消云散了。
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常常收获"惊喜":我们与著名主持人孟非进行"零距离"接触,聆听孟老师讲述他的人生际遇,领悟孟老师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在一次次交流的中,大家谈论学习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断增进彼此的联络与感情。
每年,我们还有一次令人向往的活动--采风活动。我们去探访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文化古镇,我们去领略自然纯美、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徜徉在青山秀水之间,倾听大自然的梵音,体悟人文艺术的魅力。兴之所至,足之所驻,全身心沐浴在或宁静或辽远的氛围之中。采风活动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写作灵感,更涤荡了我们的心胸。
在学通社带给我们的鼓舞和力量下,每位社员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千丝记忆 万缕温情
在学通社的日子里,一路相伴的,有汗水,有喜悦,有回忆,有感动。
我们曾一大早在瑟瑟寒风中布展台;我们曾在烈日下满场奔忙;我们曾为赶稿而熬夜;我们更有因任务而奔波于长江大桥之南北。这样的一面,是鲜为人知的一面,却是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的工作不可谓不苦,但是,总有那么一种精神叫苦中作乐。每每看到这个优秀的团队中的团结以及成员之间的热情配合与努力,一瞬间,那些辛苦便忽略不计了。那一盏常伴我们熬夜的台灯所发出的柔和的光,将我们的身心暖暖地包在中间。
在这里,不断有成堆的报纸等着发放,不断有采访等着撰稿,不断有活动等着策划......但是,在这里,有一种气息叫宁静,有一种关怀叫细心,有一种品质叫谦虚,有一种胸襟叫海纳百川。
如果说大学是相逢的天堂,那么学通社就是一个家,一个融洽和谐的家,一个温馨友爱的家。在这个家里,欢声不绝于耳,笑语不绝如缕。是命运让我们相遇,是对文学的热爱将我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多少人在这个家中进进出出,每个人都携着朴实善良而来,带着不舍和依恋而去。
将来,学通社的生活会是我们最美好、最深刻的记忆。也许人海茫茫,几多喧嚣,几多孤寂,匆匆的脚步追不上日升日落的激情与无奈,远去的背影赶不及花开花落的眩目与彷徨,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在学通社的时光和那一句暖到心里的承诺:这里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学通社的一份子。
学通社 杨辰琪 郝雯嘉 耿淑君 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