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学院最具影响力十大新闻评选
1、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隆重热烈
隆重举行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召开系列座谈会、专家辅导报告会,开展"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组织党员观看《建党伟业》。
2、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
切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组织开展"双学"活动、"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岗位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工作,组织"三最"、"三星"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及时总结活动经验,编写活动简报,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先后2次介绍我院活动情况。
3、党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召开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一届、江苏教育学院八届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党委书记管向群作有关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2011年度工作思路的报告。定期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坚持并逐步完善了党代会闭会期间每年召开代表会议的制度。
4、民主管理不断推进
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征集提案31件。
5、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成立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独立设置思政课题。独立设置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中心,顺利通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专项检查。
6、学科专业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新增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3个、省级成人特色专业2个、精品课程4门;首次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建设经费200万。应届毕业生本科、专转本学位授予率分别达88%和72%,考取研究生73名,60多名学生进入村官选聘面试,近百人签约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获省级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7、教育科研成果卓著
教育科研质升量增。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总数名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教育新时空"网络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影响日益扩大。
8、干训师训工作不断拓展
培训项目不断拓展,培训范围不断扩大。完成全省专题远程专题培训8000余人。完成学前、普高和职高100多个培训项目、4万多名培训对象、30余家培训基地院校的管理工作,"送培到市(县)"项目完成2万多人的送培任务。举办2011年全国全国性校长高峰论坛。组织实施"江苏省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员高级研修计划"等省级高端培训项目。
9、学科科研屡创新高
首次同时获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资助。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申报数超过近几年总和。申报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获批立项8项,立项率达38.1%,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获得省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省第7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省第3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3项。中标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院外科研到账及横向经费逾百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7位同志获得著作出版资助。
10、高师分院工作稳步推进
研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江苏省完善并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南通市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工作,为这项改革在江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良好示范并积累宝贵经验。
11、师资队伍建设又上台阶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江苏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建设为重点,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
12、研究基地建设不断突破
参与南京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共同推进南京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感知数字教育"项目。"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13、就业工作成绩斐然
2011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止住了连续8年协议就业率连续下滑的趋势。与省人社厅、省招就中心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吸引近千家用人单位入场招聘,提供岗位数达10000余个,并在省内首次采用现场招聘和远程面试相结合的新模式。
14、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地方戏曲进校园工作逐步形成特色。参与第三届"海峡两岸学校文化建设创新论坛"并受邀作《传承地方戏曲文化 建设美好精神家园》主题演讲。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赴我院淮海戏实践基地拍摄淮海戏进校园活动专辑,在央视四套分四集播出。获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学校文化创新先进单位"称号。
15、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连摘桂冠
精心组织,悉心谋划,潜心排练,紧密合作,我院参加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斩获颇丰,选送的25项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
16、宣传影响不断扩大
树立教管院侯云家贫志坚、自立自强典型,深入挖掘,集中宣传。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省内外数十家媒体对此采访报道,有关侯云事迹的相关新闻网络页面超过5000页,取得广泛社会影响。一年中,院外媒体对我院工作正面报道数十篇(次)。院报7件作品在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校园新闻网站访问量突破30万人次。
17、网络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继续推进
完成网络宽带扩容、网站集群化建设、网络办公自动化建设等,网速明显提升,院网主页和二级网站面貌焕然一新。
18、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
完成院绩效工资改革,教职工收入明显增加。退休教职工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近一倍。起草出台《住房补贴实施办法》,调研制定《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办法》。
19、保障工作扎实有力
完成三校区资源优化调整工作,构建功能相对合理的校区布局,进一步完善校区管理体制。强化法制教育和宣传,获鼓楼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强化综合治理,创造优良育人环境。获省教育厅"和谐校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