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教育辉煌60年喝彩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9-10-04浏览次数:5749

“大学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可圆了咱中国人的一个梦呀!”“你看你看,农村小朋友也用上和我们一样的语音教室了!”……9月23日上午,北京展览馆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自9月20日起在此隆重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吸引了诸多参观的游客,尤其是在科教单元教育展区,驻足良久、流连忘返者比比皆是。   60年峥嵘岁月,薪火相传;60年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绿色布景环绕的教育展区内,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稚气未脱的孩子,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每个人都在踏寻60年来教育留下的深深印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一次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共鸣与震撼。   读懂126张照片,读懂中国教育   11次反复修改的展览大纲、126张百里挑一的感人图片、248平方米寓意深远的专题展区……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也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这伟大的成就,就蕴藏在一帧帧生动的照片里,包含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中,呈现在科教单元教育展区历时半年多为公众精心准备的这场盛宴上。   “飞速发展的科技源于人才的支撑,而人才必然孕育在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中。”一走进展区,讲解员简洁的入场导语便向人们道出了科教单元中科技、教育和人才三部分的紧密联系,也把人们带入了一段历久弥新的时代记忆中。   来自山东的退休教师王哲萍边走边看,感慨万分。“我是1948年生人,差不多与共和国同龄。哟,这还有我上小学那会儿用的教材呢,看着真亲切呀!”“嗯,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这可改变了我们一代人的命运!师范毕业后,我就当了中学教师,跟讲台打了30多年的交道。”“瞧瞧现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孩子们该有多幸福啊!”黑白照片中的历史影像、彩色画面中的无忧童颜,让王哲萍回想起这60年来的五味人生,更欣喜于如今的教育变迁。   “开展以来,我们每天都在感动中度过,即使不间断地讲解七八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嗓音已经有些沙哑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研一学生刘鹏,是科教单元的20名大学生讲解员之一。自8月底开始,这些大学生们就在校内接受培训,学习站姿、礼仪、语言表达等,9月9日入驻展览馆,开展前的每次调换图片、变更路线都是对她们业务水平的挑战和锻炼。“这些日子下来,我发现讲解其实不是简单的我说你听,而是我能讲到你的心里,你的故事又反过来感染我。”刘鹏微笑着说。   体验高科技展品,感受教育魅力   “这辆月球车是按1∶1比例制作的吗?它的传导系统是怎么回事?”教育展区展示的“四轮三轴”月球车旁人头攒动,不仅年轻人满心好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兴趣浓厚地连连询问。   当得知这是由湖南大学提供的展品,在科教单元重点展品中还有三样来自高校——清华大学的高温气冷堆、北京大学王选院士的汉字激光照排、同济大学的清洁能源汽车,73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3研究所研究员李春发点点头说:“我也是从大学出来的,咱们的大学就是要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为了亲眼见证这场60年难得一遇的成就展,李春发和老伴一大早坐了近两小时的公交车从郊区赶到市中心的北京展览馆,又顶着烈日排了半小时队,才领到免费发放的参观券。“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这展览值得看!”   像李春发老人一样对展览充满热情的“追星族”不胜枚举。月球车旁的自动计数器显示,早上开展一个多小时,就有600多人次到此参观。教育部筹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览日均人流量约3.5万人次,高峰时达到五六万人次,“科技展区主要用实物吸引人,我们教育展区更注重用感情打动人,让每个人感受到教育与个人的紧密联系”。   的确如此,60年前,大学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办起一批新大学,如今2000余所高校遍及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900万人!   “‘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就像这展板上写的一样,我国高校迈出了这三大步,现在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毕业的北京市民项先生酷爱历史,他来到复旦大学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前,浏览秦朝以来不同朝代的疆域图。“这个系统非常生动直观,我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切身体会到了‘国强教兴,教兴国强’的真正含义。”项先生说。   仰望“育人之树”,教育孕育希望   在教育展区中央,一株“育人之树”高高耸立,这是教育事业蓬勃向上、教育之花盛开的象征。造型上方不断旋转的彩色圆球上书写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八个字,吸引着参观者的视线;“大树”周围的大幅照片如同繁茂的枝叶,挽留着游客的脚步。   “解放初期,到处是不识字的‘睁眼瞎’,政府大力抓扫盲培训,普及文化知识,我才有机会上学读书。”医务工作者高万纪激动地说,从展览上得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从80%的人是文盲,转变到85%的人有文化,甩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这个成绩太了不起了。   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展板上的一幅幅照片诉说着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也宣告了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事实上,这承诺始终回响在60年奋进的教育历程之中。1984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奋斗,2008年,我国各级各类在校生达2.6亿人,为1949年的10倍,“人人能上学”的目标终于得以实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旧貌换新颜,孩子们过上了“吃得放心、住得温馨、学得专心”的幸福生活。高万纪的脚步流连在几幅大写意照片前:“村里来了新老师”,一群可爱的山里娃脸上洋溢着喜悦,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和未来的憧憬;“喜送孙子去读书”,奶奶的笑容流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小孙子笑得欢快而又充满依恋,这是一对藏族祖孙特殊的分别时刻……看到这无声的一幕,她不禁也笑了。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三学生李炜在职教展板前观看得格外仔细,技能大赛、机床操作、电工焊接,看到这熟悉的场景,李炜心潮起伏:“通过职业教育,我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今后我有信心做一名对国家有贡献、自食其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截至2008年,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3000万人,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伴随着一阵银铃般悦耳的童音,北京市展览路一小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涌了进来。仰望着“育人之树”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形象,三年级学生李妍珊认真地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我们,让我们像花朵一样茁壮成长。”   在展区熠熠生辉的灯光映衬下,孩子们的笑脸显得分外纯真与幸福。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会点上,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希望和梦想,将继续见证中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