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庆征文] 铭记广播站创立的峥嵘岁月

发布者:黄静波发布时间:2016-12-13浏览次数:88

铭记广播站创立的峥嵘岁月
孙庆刚
(1990级播音员、站长)
 
    20年,弹指一挥间。母校变了,变得更美,变得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广播站也变了,变得越来越富有影响力,变得越来越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位未曾谋面的学妹与我联系,说是学院广播台正在准备20年台庆,让我这位老广播员写点什么。这不由得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多年来,我也常回母校看看。古朴典雅的教学楼依然那么神圣慈祥,灯火通明的图书馆依然那么令人神往。广场台阶下的那棵雪松,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护着母校的祥和与安宁。在我的记忆里,当年它似乎还是那么年轻和羞怯,而今已是身健枝硕,郁郁华盖,为我的学弟学妹们撑起了一片绿荫!
    我曾在整修一新的校园小路上伫立,思忆恩师亲切的叮咛;我曾在一幢幢现代化的科技楼、艺术楼、公寓楼间留连,寻找恰同学少年时匆匆的脚步......人生的河流在不经意中缓缓流淌,但沉淀在心田里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广播台成立时叫广播站,至今已经20年了,我离开母校去别处工作也已经15个年头了。作为广播站建设的首批参与者,我为自己能够为母校广播宣传工作作出过一点奉献感到荣幸和自豪,也为母校今天的成就、为母校广播宣传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感到欣喜和骄傲。
    20年前,学院广播站的位置在图书馆大楼南侧、艺术楼西大门的北侧。艺术楼的位置上,那时是一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礼堂,也是当时的学生食堂。礼堂西端的舞台铺着红漆斑驳的木地板,那是学院开大会和文艺演出时使用的。礼堂的西北角落,有两间呈东西方向连通在一起的房子,房子的西门对着现在的运动场,挂着广播站的牌子。北侧的门正对着图书馆的南墙。这两个房间,一间是广播站编辑、录音、制作的办公室,一间是工作人员值班室。后来学院在校园里架设了广播线路,播出操作间也搬到了这里。在办公室里,摆着四张办公桌,桌上摆着一台夏普录音机,一台国产的双卡录音机,一台唱片机。这是当时广播站刚刚建立时全部的录制设备。在录制时,播音员对着夏普录音机录音,配乐的时候就用双卡录音机播放音乐。制作完成后,再拎着夏普录音机,走到舞台右前方木梯下面的操作间,接上扩音机,向正在就餐的老师和同学们播放。舞台上方两侧的音箱里传出的第一声呼叫就是:"(男)江苏教育学院广播站,(女)江苏教育学院广播站,(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广播站是在院党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1990年初,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全省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广播室、广播站和广播台等宣传教育阵地应运而生,也就是在此时,院党委决定建立广播站,由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班的党支部书记当时通知我,让我到院党委宣传部去。南京的初春,天气依然寒冷,那天下午,我来到学院的后门口,后门口紧挨围墙的是一排低矮的平房,平房的外墙上伸着取暖煤炉的排烟管,门口挂着长方型白底红字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学院各个行政部门的名字。我走进挂着党委宣传部牌子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有几个同学,一排溜地坐在折叠椅上望着我。一位和善的中年人从办公桌前站起来和我打招呼,我过去和他握了手。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院党委宣传部的徐丽森部长。
    徐丽森部长简单地询问了我以前上学和工作的情况,我告诉他,我在运河师范学校念书的时候,当过校广播室的播音员。他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张《人民日报》,指着上面刊登的一篇社论,对我说:你念念。我接过报纸大声朗读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行了,就念到这儿吧。
    那一天,徐部长和大家讲了好多话,讲到成立广播站的意义,讲到他的要求和设想。也就是在那一天,徐部长决定了广播站的首批工作人员,成立了两个播音组。第一播音组:播音:孙庆刚、胡瑛,编辑:李伯龙、陈稷;第二播音组:播音:赵绍友、杨萍,编辑:王如宏。徐部长明确:广播站由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并决定由刚刚留校的庞爱中老师负责联系广播站工作。
    徐部长经与后勤部门协调,把大礼堂西北角通往舞台的两间办公室作为广播站工作间,西侧的一间作为办公室,搬进来四套办公桌椅;东侧的一间作为值班室,搬进来一张架子床。徐部长联系了电教室的高荣国老师,请庞爱中老师把电教室的一台夏普录音机和一台双卡录音机送到了广播站。
    经过几天的准备,我和李伯龙、陈稷一起编排了广播节目的栏目和名称。李伯龙和陈稷把编辑好的第一次录播的稿件送给了徐部长,请他审定。徐部长仔仔细细地审阅了第一次录播的节目单和全部稿件,他一边修改稿件,一边和我们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向我们指出来。徐部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广播站是党委的重要宣传阵地,虽然是以你们学生为主体,但一定要把握好正确的宣传导向,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化娱乐,一定要弘扬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绝不能宣传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这一要求,多年以后,也始终是广播站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正式录制那一天,徐丽森部长和广播站的所有人员都到齐了。因为办公室没有隔音条件,室外路上行人的脚步声和喧哗都会影响到录音的效果。于是徐部长决定,播音员先熟悉稿件,等到晚上九点以后同学们基本回了宿舍以后再开始录音。第一次录制的节目大约为90分钟,一直到深夜十二点左右才录制完毕。对于第一次录制,无论是编辑还是播音员,大家都极为认真,念错了一个字也要重新再来,有一个字发音不准也不能过关。一篇稿件有时要反复录制四、五遍,直到满意为止。录制完成了,其他同学都回了宿舍,我和王如宏住在广播站值班室,徐部长还是没有走,他对我说:你再放一遍我听听,你们也仔细听一听,有没有问题。听完了,他才拎着包回家。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徐丽森部长几乎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广播站来,指导编辑选稿和录制,如发现问题则要求我们及时修改。我们录音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我们几点完成录音,他有时就陪着我们到几点。有老师对我们说,徐部长是学院第一个上班的人,也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在我后来留校工作以后才得以印证:确实如此!徐部长是一个极为严谨、细致、认真的领导,对别人严,对自己更严。他要求每一个广播站工作人员,不论是编辑,还是播音员,都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动笔。那时,学院和系科开展的活动比较多,他就要求大家分别去参加活动,回来以后撰写新闻报道,送给他看,经他修改后在校园生活节目中播出,或是在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院刊上发表。
    在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广播站的编播质量迅速提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在当时,南京广播电台的负责同志曾带人到教院参观考察,在校园里听到了我们广播节目,他们说:播音水平不亚于南京台。
    广播站承担着宣传阵地的神圣使命,全体工作人员以满腔热情投身校园文化建设。每天早晨6点多,当大多数同学还在睡梦中,广播站值班的同学就已经做好了播放轻音乐和运动员进行曲的准备;上午课间操时间,广播站会准时播放广播体操的乐曲;在学院的运动会上,广播站的同学们奔波在各个赛场,采访撰稿播音,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广播站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文艺演出的筹备、主持等工作。广播站也是同学们自己的家园,每到周末,各个系科的同学纷纷送来稿件,和我们交流他们对办好广播的要求或愿望,希望我们播出什么诗歌散文,什么喜欢的歌曲,有的同学还给我们送来了歌曲盒带。在我们没有录制节目任务的时候,到了深夜,准备考研的同学就会来到广播站,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挑灯苦读......那几年,广播站和院刊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宣传骨干,有的后来成为大报大刊的主编,有的成了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者,有的成为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广播站初创时期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一些,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1990年底,学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广播站的投入,更新了录播设备,在校园里安装了先进的广播系统,广播的声音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历届广播站同学的不断努力,广播站已经发展为广播台,上了一个新台阶,广播宣传质量不断提高,在校内外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作为一名老播音员,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感谢母校,感谢母校的领导和老师,感谢我的学弟学妹们!母校恩情永驻!
    衷心祝愿母校的广播台越办越好!